合作研修,合力育人———記銀川六中心理健康活動周和扶貧幫扶校跟崗研修活動
2021年4月13日,早上銀川六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位心理教師與扶貧幫扶學校教師共同前往北京師范大學銀川學校聆聽心理專家鄭日昌教授關于《中學生常見問題的識別》的講座。講座通過教師心理倦怠的解決,要遵循羅杰斯人本原則,做到:真誠、通情、尊重,才能做到有效教育,并提出要轉變觀念正確看待學生問題,莫讓偏見蒙住眼、莫將優點當缺點。隨后強調好學生是夸出來的,要老師和家長們做到多夸贊,不要讓孩子們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同時強調不要給孩子們貼標簽,孩子們多數是行為問題,針對行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鄭教授倡導要利用積極心理學角度,幫助自己和孩子調整情緒狀態,并對如何表揚、如何批評提供了很多清晰明確的方式和方法。
下午銀川六中心理健康中心進行了危機干預系列培訓。首先吳艷老師、張娟老師與扶貧學校教師關于《如何有效開展學生心育》進行了交流研討,其次吳艷老師將制作好的銀川六中危機干預手冊和心理微課《如何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教師篇)》進行了講解和分享。
最后心理健康中心王向梅老師針對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各班心理委員進行了《銀川六中心理委員培訓》,首先提出心理委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師開展心理工作的好幫手,并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因自助而成長,因助人而快樂,因互助而不再孤單。隨后講解了對心理委員的工作要求以及需具備的基本技能,通過實際案例科普常見學生危機的識別方法,當大家發現有同學傷害自己,把自己胳膊割破,拿鋒利的工具扎自己,有自殺的想法、計劃、行為或試圖自殺時,心理委員要及時反饋給班主任和心理老師。為區別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以青春期心理問題為例。一個男孩在青春期偶然看到一個女孩的乳房,產生了一些相關的自由聯想,他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道德。有一次在學校打飯轉身時,不小心碰到了后面女孩的乳房。從那以后男孩老覺得別人會認為他思想齷齪,最后男孩不敢和同班女生說話,不敢看女生,整天覺得大家都在議論他。最后為各班心理委員送出寄語,希望心理委員一旦發現同學有情緒或者行為上的異常,或者在班里遭到霸凌、欺辱等事件時,要及時反饋給老師,及早進行危機干預,并且要替同學保守秘密。
通過此次培訓,各班心理委員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信號源,在關注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同學的情緒和言行變化,遇到危機事件會及時告訴班主任,反饋心理老師,防止事情惡化,做到自助、助人、互助。